一、實時播種
紅菜苔喜冷涼濕潤氣候,******播種期8月25日-9月10日。播期提前,易死苗,菜苔有苦味;播種期延后,推遲上市,收入減少。每畝用種量30克。
二、苗床管理
選擇無病肥沃的沙壤土育苗。將苗床土壤深翻耙細過篩,每畝大田苗床面積為40㎡。用75%百菌清50克拌細土100斤或用亮盾1500倍液拌土消毒殺菌。60斤細土墊底,將種子均勻撒播,用40斤細土蓋種。蓋土厚度不要超過1cm。為防暴雨、烈日,用遮陽網育苗。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,保持苗床濕潤,直到種子出苗,保證苗齊苗壯。出真葉后噴施普力克750倍液+凱普克500倍液,一周后在噴一次,可預防苗期病害。出苗后間苗2次,一般在播后10-15天,2片真葉出現時間苗,淘汰病苗、弱苗、高腳苗,留壯苗。出苗后遇高溫干旱天氣應每天傍晚澆一次水。然后控制肥水,對幼苗進行高溫(干旱)煉苗,促使根系發達。苗齡25-30天為宜,5片真葉時移栽。
三、精細整地
應選擇排灌方便、土層深厚肥沃、墑情良好的大苗種植。移栽前10-15天將土壤深翻耕、炕曬發白、耕細,施足底肥,定植前7天每畝深施100公斤復合肥或2500公斤農家肥,同時隨肥每畝撒施家保福3-4公斤+20%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000-1200克,可預防各種地下害蟲,殺死土壤中成活多年的病原真菌、細菌、病毒。開溝作畦,溝溝相通。畦寬1-1.2米(包溝)。再平整廂面,精細耕地,然后每畝用33%施田補乳油150-20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(溝、畦全部噴),用以芽前除草。
四、定植
移栽前一天下午將苗床澆透水,定植應選擇晴天,移栽前用凱普克500倍液浸根可提高移栽成活率。每畦種兩行,株行距30-35厘米,每畝栽3000-3500株。帶土定植,不要傷根,定植后及時澆足第一次壓蔸水,最好第二天再澆一次水。成活后及時追施1-2次稀淡糞水,促苗生長。
五、田間管理
全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,避免過干過濕。定植35天后需中耕松土1-2次,有草時結合除草。菜苔形成后,每畝追施尿素7.5公斤或噴施20PPM九兒O+0.2%磷酸二氫鉀,可加速抽苔,用以提高早期產量。全生育期追肥4-5次,封行前追第二次,用紅牛硫酸鉀2-5公斤+3-5公斤諾泰克21,采收期間隔10-15天追施一次,側苔、孫苔采收后各追施一次。
六、病蟲害防治
紅菜苔病害主要有軟腐病、霜霉病、根腫病等。軟腐病癥狀:發病多從掐主苔開始發生,一般基部傷口先發病,發病處呈水浸狀微黃色病斑,逐漸擴大呈黃褐色而發生腐爛并發生臭味。病斑出現1-2天迅速蔓延至根部。發病初期植株萎蔫,早晚恢復,隨病情發展,葉柄基部和根莖處充滿灰褐色粘稠物,臭氣四溢,此病原是歐式桿菌。防治方法:遵循防病治蟲的原則,移栽成活后開始,用阿米多彩1000倍液+3%克菌康750倍液噴霧或用銀法利600倍液+20%乙酸銅可濕性粉劑750倍液噴霧或者每畝用銅高尚50毫升兌水50公斤或杜邦可殺得叁千30克兌水90斤噴霧,每10天噴施一次,可預防霜霉病、軟腐病等,采收前10天停止用藥。主苔采收后交替用藥。霜霉病主要發生在蓮座葉生長期,可用72%杜邦克露1000倍或75%百菌清500倍液噴施。根腫病癥狀:植株葉片白天萎蔫,早晚恢復。根部發病后腫大,一般主根被害后呈塊狀,細根(支根、側根、須根)被害后多局部呈畸形瘤狀。由蕓苔根菌浸染所致,屬真菌。發現病株立即拔除。防治方法:實行水旱田輪作或與十字花科蔬菜輪作四年,并結合深耕可以有效減輕病害。藥物防治的關鍵時間是苗期,用敵克松500倍液或50%多菌靈500倍液,隔10天灌根一次,連續防治2-4次,防治效果明顯。蟲害主要有蚜蟲、甜菜夜蛾、菜青蟲、小菜蛾等。防治蚜蟲:用25%愛卡士1000倍液或10%吡蟲啉1500倍液噴霧。防治菜青蟲:用2.5%菜喜1000倍-1500倍液。防治甜菜夜蛾;從苗期開始防治,用1.8%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10%除盡懸浮劑1500倍液或15%安打3000倍液噴霧。做到病蟲害防治與葉面肥噴施同時進行。
七、定時采收
定植后25-30天左右進入初收期,主苔宜早采摘。特別提醒:“主苔不掐,側苔不發”。當主苔長到20厘米,1-2個花蕾初開時為采收適期。采收宜用專用的采苔刀,采收效果更好。采收時在主苔基部切割,切口略傾斜,以免積水發病。切割時注意保留基部幾個腋芽,以保證側苔生長。側苔采收時,每個苔基部留1-2片葉,促使下一茬菜苔萌發。主苔采收后,正值側苔盛發時期,氣溫下降,生長緩慢,因此主苔要更早采摘,主苔長到15厘米后及時采摘,促使側苔快速生長。采收菜苔應選晴天,前期每周采收兩次,后期氣溫低,每周采收一次。